甲辰中秋,皓月经天,白纨流素。第三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在即,特邀先生作赋。赋曰:
衡阳古郡,钟灵毓秀。
石鼓酥月,香溢千秋!

观其形兮,
宛如明月出云岫,
恰似银盘落琼楼。
圆润而精巧,
素洁而薄透。
颜上芝麻,
如天女散星花;
颔下弧形,
似蛾眉带月勾。

稽其史兮,源远流长:
嫦娥奔月,遗此妙香。
吴刚伐桂,斫木成浆。
玉兔捣药,和入酥瓤。

月华凝露,浸润饴糖。
酥薄月成,仙俗称扬。
岁岁中秋,家家品尝。
云舟渺渺,宁王游东洲而谱《平沙落雁》;
岁月悠悠,文公品宫饼以吟石鼓合江。
滟滟西湖,敦颐沐清风而悟天道;
苍苍石鼓,夫之怀酥月而登圣堂。

鼓作龙鸣,满城军民杀倭寇;
炮发虎啸,数筐酥月慰儿郎。
人事代谢,红尘沧桑。
中华美食,传承弘扬。
国家银质奖章,溢彩流光。
石鼓酥月,传奇未央!
探其艺兮,
远追殷商太师,近溯江西赣帮。
炳章取精,长生继承;
福田延续,振华弘彰。

选材必精,严挑考究配料;
和面有术,精控温度时长。
十二种天然食材,神仙称羡;
十四道国匠工艺,古今有方。
揉擀之间,力道均匀,薄如蝉翼称优良;
包馅之时,手法娴熟,柔似婴儿裹素裳。
烘焙火候,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溏。

轻拢慢捻,指尖生喜乐;
文培武烘,巧火出华裳。
锦服玉食酥中味,唯有石鼓酥月香。

品其味兮,人天一奇:
酥松可口,香软凝脂。
皮层酥脆,轻触即落;
馅料丰腴,甜而不腻。
麻仁香脆,与蜜饯相和;
猪油醇香,共桂花交织。

玫香缕缕,清芬难拂;
麻蓉柔柔,至味犹思。
小口轻咬,齿颊留香,
醇味悠长,人佛含饴。
论其品兮,酥月奇葩:
不尚矫作,质美无瑕。
内蕴珍奇,外无虚花。
不慕华妆,偏爱素纱。
拒虚有表,崇实无华。
宜养宜生,悦人悦家。
价廉人喜,物美民夸。
国尚俭朴,民远豪奢。
一饼虽小,惠人无涯。

彰其情兮,海深地厚:
月满中秋,湘水悠悠。
衡阳老字,南北特优。
酥薄月出,亲情盈袖。
鸿雁飞递,高堂忘愁。
一盒酥月,堪邀雅客;
两壶美酒,好度良宵。
天上明月,可解相思;
人间酥月,可以忘忧。

歌曰:
石鼓湘水流,酥月伴中秋;
亲情盈衣袖,相思永不休。

注:
1.玉兔捣药:我国神话传说。相传月亮中有一只洁白如玉的兔子,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哈蟆丸,服用此药可长生成仙。
2.宫饼:酥薄月的别称。
3.宁王:指明太祖第十七子,号涵虚子、丹丘先生、曜仙。封宁王,然栖心云外,挂冠宫门,结茅而居。其博学多才,通诗文经史,医药道法,后与张三丰、周癫仙为方外道侣。据传朱权在衡阳触景生情而作古代十大名曲《平沙落雁》。
4.文公:指韩愈。韩愈谥文公。曾在衡阳石鼓山作《合江亭》诗,中有“绿净不可唾”语。
5.“敦颐”句:指周敦颐8岁来衡阳投奔舅父郑向,寄居在西湖旁边,沐浴荷香清风,向舅父学习易学,最终悟得天道,著有《太极图说》。
6.“夫之”句:指王船山少时在石鼓书院怀饼求学,最终成为一代圣哲事。
7、“鼓作龙鸣”:《水经·湘水注》载临承县(衡阳市)“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有兵革之事。”
8.殷商太师:指商朝闻仲太师征讨天下发明月饼(即太师饼)作干粮事。后人称闻仲为月饼之祖。
9.十二种天然食材: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酥薄月传承人鲁振华称,石鼓酥薄月的食材为小麦粉、绵白糖、猪油、糖玫瑰、糖桂花、乔饼、芝麻等十二种材料组成。
10.十四道工艺: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酥薄月传承人鲁振华称,酥薄月的制作工艺共有十四道。

11.传奇未央:指一九八一年石鼓牌酥薄月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一九八八年石鼓牌酥薄月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质奖章。石鼓牌酥薄月一九九五年,获得“食品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二0一七年获得“中华名饼”“国饼经典”殊荣。二0一九年获得“中华糕饼品质品鉴大会金奖”殊誉。省市级荣誉更是纷至沓来。
12.“炳章取精……振华弘彰”:指石鼓酥薄月制作工艺,历经近代一百四十多年来四代掌门人的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日益精湛辉煌。石鼓酥薄月也终成“中华名饼”、“国饼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