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鼓书院
140多年来,南北特用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童廋无欺的信誉,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石鼓牌”酥薄月,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将石鼓书院悠长的文脉广播四海,成为湖湘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题记
今年7月,女儿考上西安一所重点大学。高兴之余,老公阿德想起西安朋友张总,于是打电话向他报喜。张总闻讯热情地邀请我们送女儿上学时在西安多玩几天,并约定到机场迎接。
要去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西安,该带点什么见面礼给张总呢?阿德有些为难,张总是位有品味的成功人士,给他带的礼物既不能庸俗,又要有衡阳特色,最好还能彰显湖湘文化。见阿德犯愁,我对他说,不如带几盒南北特的酥薄月呗,好吃,不贵,包装轻便又美观,还带着浓浓的石鼓书院的文化气息。“还是老婆大人英明!简直想到我的心坎里去了!”阿德满意地给我点了个大大的赞。

西安旧城墙
张总是阿德前些年考察农业项目结识的朋友,仅仅见过两次,便与其他5位朋友共同组建了一家农业公司。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公司运作不久就解散了。想到这个,我有些担忧,对阿德说:“你们合作又不成功,我们还是别去打扰人家了吧。”阿德却毫不在意,铿锵有力地说,男人做事要有大将风度,利是重要,但不必在乎一朝一夕的得失,我和张总都更看重朋友值不值得信赖,可不可以深交。

石鼓酥薄月
9月1日,我们搭乘南岳机场至咸阳机场的航班前往西安。由于航班延误,要到2日凌晨1点才能抵达西安,我再次劝阿德,说这么晚就别让张总来机场了,大家第二天白天再会面。阿德沉吟片刻,登机前给张总打了个电话,可好说歹说,张总仍然坚决表示一定会在机场等候。盛情难却,我们也不好再推辞。
一出机场,就见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士迎面快步走来,没等我和女儿反应过来,就见阿德和他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不用介绍,这就是张总了。阿德将几盒酥薄月送给张总,张总接过月饼,开心地笑了:“石鼓酥薄月,十年前吃过呢!味道真不错,哈哈,没想到十年后还能在西安吃到!”
一路上,张总与阿德谈笑风生。我这才知道,2007年中秋前夕,张总因业务关系带着团队到衡阳一家电缆生产企业出差,那家企业用酥薄月招待了他们。“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月饼,又薄又酥又香,白白的形如石鼓,一咬就掉渣渣,真是有意思的饼!”张总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阿德与张总(右)
张总衡阳之行非常圆满,与对方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本来他还想去石鼓书院看看,可惜大家都急着赶回西安与家人团聚,就匆匆离开了衡阳。因为酥薄月牵引出的话题,让我与张总一见如故,心中的顾虑也烟消云散。
把我们送到西尔顿酒店,张总回到家已是凌晨3点,第二天9点,又准时到酒店陪我们前往潼关兵马俑和华清池。张总在路上向我们“坦白”,说等不及中秋,早餐就吃了两个酥薄月。女儿被他老顽童的样子给逗乐了,冲他说,张伯伯你放心吃吧,让我爸妈回衡阳再给你寄。张总很认真地问她:“那你给伯伯说说,酥薄月为啥子那么好吃?”女儿咧嘴一笑告诉张总,因为历史悠久呗,听我老外婆说,她外婆的外婆还在的时候,就有了酥薄月呢。阿德接过女儿的话茬说,酥薄月不仅有140多年历史,南北特选用的原材料也非常精细,做饼师傅精湛的手艺代代相传,经营童廋无欺,不仅在衡阳家喻户晓,在海内外都有不少粉丝呢!石鼓酥薄月就是靠“精诚信”才得以传承百年,成为中外驰名商标。
听了阿德的介绍,张总兴致勃勃地说,这么说中秋节可以寄几盒给我远在澳洲的儿女呢!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要叨扰张总多日,寄几盒月饼到澳洲真是再好不过!在西安期间,我们得到张总和嫂子的盛情款待。他们还一再要我们放心,他们会照顾好我的女儿。张总和嫂子的真诚、热情、体贴如微让我们感动不已。
张总虽只在衡阳呆了三天,但对王船山、曾国藩的水师和衡阳保卫战都如数家珍。话匣子一打开便再也关不住,从汉唐文化到湖湘文化,从丝绸之路到回雁之巅,一连数日,宾主相谈甚欢,张总和阿德把酒言欢,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送别晚宴上,借着三分醉意,张总对阿德吐露心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当初跟你一起干,就是冲着老弟身上那股子让人信赖的湖湘汉子劲!后来发现问题,也是老弟你力挽狂澜,及时为大家止损------”

作者在西安旧城墙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融洽的气氛中,我也逐渐领悟到,眼前两个男人为何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因为张总有着汉唐般的大胸襟和大情怀,阿德被湖湘文化浸淫,有担当,重情义。他们的结识,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更是情与义的交融。而踏上丝绸之路的石鼓酥薄月,正是西安与衡阳两个城市之间的使者,也是汉唐文化与湖湘文化两种文化的使者。
从西安回到衡阳已有数日,我和阿德都盼望着张总伉俪有朝一日来衡阳看看。届时,我们一定陪他们去石鼓书院转转,还要带他们去南北特尝尝新鲜出炉的酥薄月。
薄薄的饼,悠悠的情,但愿这一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