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来到一个城市的街头巷尾,都会发现某一条专属于这个地方的美食长街,这里汇集了许许多多只属于特定节日的风味小吃。穿梭其中的人们不必在意这些美食原本的喻意,而是蓦然想起,萦绕于心底的,那曾经令人难忘的美味。
对于衡阳人来说,那些深藏于步行街的美味就是故乡的记忆。有时漫步在街头,不要急着往前走,不妨回头看看,那些被遗忘的时光中,我们都落下了些什么……
说起故乡的味道,在记忆中难以被忘却的就是月饼了。每逢佳节食用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种仪式感。
但是现在,正值各种西式月饼,诸如流心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方兴未艾时。很难想象,早在数百年前的衡阳,酥薄月就以既不失月饼厚重的文化底蕴,又酥香而不腻、薄脆可口,成为了衡阳最具地方特色的名点之一。
每逢佳节,衡阳人往往会购上几盒酥薄月,品上几块,以解对远方亲人的相思。在衡阳,又以南北特“石鼓牌”酥薄月最为正宗,作为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南北特石鼓牌酥薄月制作技艺价值极高,至今仍大部分保留传统手工制作,这在当今食品生产市场,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坚持。
酥薄月是衡阳的传统名点,在衡阳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配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松酥可口,有浓厚的麻仁、玫瑰、桂花清香,食用的时候甜而不腻,香而不油。同时酥薄月自身也具有很高的养身价值,有祛风润肠、理气解郁、和肠胃、通血脉、润肌肤的功效。
其实酥薄月也有一段历史,它原名是酥薄芝麻饼,又叫太师饼、胡饼、宫饼、小饼、月团、荷叶、金花、芙蓉、月光饼、团圆饼等,经过了百年的社会变迁和技术发展,才逐步演变成现在的酥薄月。
在过去,由于经济条件原因,酥薄月一般只有中秋才会吃。但是现在酥薄月却是一年四季都会生产销售,衡阳人不仅中秋节会吃,平常亦会作茶点食用,亲朋好友之间走动也会互赠酥薄月。
衡阳手工传承的石鼓牌酥薄月配方特别,风味独特,工艺讲究,制作精湛。其主要原料有:精面粉、高级白糖、猪油、桂花、玫瑰、乔饼、饴糖、麻蓉、食盐、水等材料,经过14道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精制而成,制作好的酥薄月大小均匀,断层酥皮层次清晰分明,皮酥馅香,酥松可口。

石鼓牌酥薄月文化价值深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文化、“和”文化以及“亲情”文化,并且由于南北特一直坚持保留传统手工艺制作,因此制作技艺价值也极高,在如今以“出奇”制胜的月饼市场,可谓是非常珍稀的传统传承。